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促提升
——芦墟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工作新思路,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细化学校管理,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
一、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守好教育阵地。
秉持严守政治纪律和严明政治规矩原则,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精神激励的作用,通过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学习与交流,以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使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站好政治高度。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认真落实学校一把手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分级管理,明确考核和制定制度,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细做实、落地生根,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3. 提升队伍建设,塑造“三悦”教师。
依托塑造芦小“三悦”教师项目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宣传、警示教育、党员教师廉洁执教、“三悦”教师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线,信守师德规范,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担当,争做内心纯净的“三悦”好教师。
4. 加强阵地管理,营造和谐生态。
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廉洁警示教育和作风建设教育,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政治生态。校园内,宣传标语、横幅、公示栏、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根据要求及时更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品质发展。
二、深化融合德育实践,夯实育人品质。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1.实施全员导师育人制度,真诚关爱助成长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价值观,深入开展全员导师育人活动,每月开展德育导师培训活动,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生生有导师”为活动方式,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指导和帮助。
2.提升班主任队伍素养,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我校以培训、竞赛、师徒结对、骨干引领等方式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班级管理策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为班主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以“芦墟实验小学优秀班集体创建”评比方案为依托,开展常态化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形成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校各班良好班风的形成。
3.开展礼仪教育,提升文明素养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礼仪知识,提高文明素养。我校积极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小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了“学习八礼 做文明少年 创文明校园”活动,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同时加强未成年人手机管理、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并结合十岁“成长仪式”,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成长。挖掘、宣传“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的突出事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4.构建“共享+”模式,提升劳动教育成效
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精神,制定学校劳动教育方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根据学校实际,挖掘学校特色,构建“共享+”模式,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的场所及劳动工具,从而有效且广泛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树立品牌,开展“热爱劳动会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校认真当好值日生,在家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社会热心公益劳动,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提升了劳动能力。
5.心育活动丰富多样,润心赋能助力成长
认真落实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了课程建设,用好省编教材,配备心理专职教师,每2周开展一次团辅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全校性主题心育活动,并鼓励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面向学生开放,做好个体咨询服务,健全完善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确保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运转良好;严格落实每学期4课时全员心理专题的校本培训。开展了“家教润心,成长同行”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承办了吴江区小学心育第三小组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
6.主题教育积极落实,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我校开展了《诚信伴我行 守住真善美》德善课程实施活动。依据《吴江区中小学主题教育工作配档表》,重点开展了行为规范养成、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健全了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参与度和活动品质,注重品牌化、精品化;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技能类社团的梯队建设,航模社团、极限冰壶等社团成员在省市级比赛中摘得殊荣。我校还注重传承传统文化,邀请民间手艺人进校开展学太极,体验年画创作等活动。
7.依托德育课题研究,打造“生态”德育特色
继续以培育“生态小公民”为方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家乡的生态种养殖业”为研究方向开展德育专题活动,提升学生生态理念。同时积极整合教育力量,与政府、社区、关工委、家长志愿者形成教育合力,并充分挖掘芦墟本地德育元素,构建“生态德育”教育圈。
三、强化五项管理落实,提升教学质量。
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五项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等活动。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⑴强化备课与反思: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更需要教师备课做到严谨、高效。老师们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要求老师们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对电子备课、手写教案都有明确的反思数量要求,学期中教务处联合各教研组开展六认真工作之备课常规检查,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组织教研组一起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⑵强化课堂质量: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落实“双减”工作的主要途径。本学期各学科积极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入课堂研究,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继续开展生态课堂展示课活动及汾湖之春开课活动,每节课都从学科特点出发,紧紧围绕“聚焦核心素养 赋能生态课堂”这一主题展开教学。着重从教材把握、教法研究、教学效果这几个方面来深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与方略的研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⑶落实作业管理:教务处根据学校“五项管理”实施方案和作业管理制度,继续强化作业管理,特别是落实“五有五必”,强化作业的有效性和层次性。本学期教务处联合各教研组继续加强教师们的检查与批改,检查包括作业量是否适中、教师批改是否及时、是否有二次批改、学生书写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力求每一位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及时复批和讲评,让课堂作业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
2.深入主题教研,提升素养发展
⑴主题研讨助交流:为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围绕“优化设计、科学分层、减负增效”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更新作业观,进行作业改革与创新。结合区教研室下发的双减背景下高质量作业的设计,本学期各教研组着重开展了作业设计的主题研讨,作业设计改变的是量与形式,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首先要重视“基础性作业”的落实,其次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学期初,语、数、英各教研组就区教研室下发的《吴江区小学作业设计及评价指导意见》进行主题学习,并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又以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评比为契机进行年级组内的研讨交流,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多次的商讨交流,促进教师对作业类型及作业内容的深入研究。
⑵搭建平台促成长:为了落实新课标,践行课改精神,本学期学校继续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课堂”的活动,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各组围绕”生态视域下:学科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研讨”开展系列活动,学校特邀聘请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促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3.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⑴多样学科竞赛促发展:本学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继续开展各学科学生单项能力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单科素养。如数学组开展“口算速算”竞赛活动、英语组的歌曲歌谣比赛、整班英文书写比赛、语文组的写字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活动。
⑵多彩社团活动展特长:本学期学校继续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类文艺、体育、科技等快乐社团活动,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山歌艺术节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科技环保节的开展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不断丰富学生的科技探索,本学期机器人社团的同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人获奖。社团的开展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也充分发挥了跨学科学习,更好地落实了“双减”政策。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安排,在教师课题管理、教师论文撰写、教师课题方案申报等工作中努力突破,用热情的服务和踏实的作风,促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日常化、科学化、规范化,使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成长相结合。
1.以学习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⑴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理论:本学期,根据上级教师培训部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为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们定期邀请科研专家来校讲座,为青年教师们答疑解惑。我们还邀请本校的学术带头人为青年教师们组织专题讲座,夯实青年教师们的理论基础。通过教育理论学习、读书感悟分享、聆听专家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引导教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也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
⑵组织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求各个教研组围绕该主题制定本组活动主题,要求教师开设以课题研究为主题的公开课展示活动。课后,我们认真组织组内评课活动,并将活动进行整理,撰写课例,在教研活动中展开讨论。做到活动前点名、活动后写体会、活动结束作阶段性总结等,督促教师投入到教育科研研究中去。
2.以课题研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科研
开展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从学校的主课题、教师的学年课题,我们都严格遵照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并力求每项课题研究注重过程、研而有效。
⑴做好主课题的阶段性管理工作:本学期,我们继续通过深入课堂的活动,将我校的主课题研究系列化、主题化,我们在期初将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合,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生态小公民”教育,以节能为主题的学生实践活动来推动课题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学期我们除了在晨会课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在班队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还联合汾湖开发区团委,走进中建,参观高速管片厂,了解绿色科技,了解生态工业,为我们开展“生态小公民”教育拓宽了新的教育渠道。
⑵做好区级立项课题的管理工作:本学期,为了做好吴江区第十批学年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及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课题的申报工作,我校教科室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阶段汇报会,课题申报培训会。第十批学年课题承担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在努力完善自身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他人的方法,并完善课题,及时总结。
3.以各类教育教研比赛提升专业成长
为了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教科室时刻关注比赛信息,及时将信息传达给教师,学校实施了一系列的奖励方法来激励老师,不管是区教科室组织的论文比赛,还是教育学会、陶研会组组织的论文评比,我们都鼓励青年教师人人参与,在我们的鼓励下,我校多位教师文章获奖,青年教师的文章发表于《启迪》《科学大众》等刊物。
五、细化校园常规管理,筑牢校园安全。
本着“全心全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努力做好学校常规管理、安全、卫生管理、食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把好学校制度关
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我校建立以学校各部门为主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学校安全工作布局,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做到责任层层落实,信息及时互通反馈。
2.把好校门管控关
落实好值班值守制度,保安室24小时不断岗,值班人员尽职尽责,坚守岗位,接班人不到岗,交班人不离岗。严格落实“五个一律”,非必要人员不得进入校园,因工作必须进入校园人员严格落实检查、登记制度。值班值守人员注意防火、防盗,加强校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同时加强对值班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严禁空岗、漏岗,切实搞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3.把好校园排查关
对校园设施、周边环境、交通、治安等重点场所、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与汾湖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确保学校稳定和谐。
4.把好食堂安全关
抓好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对学校食堂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检查和安全、卫生工作指导。食堂负责人定期检查食堂卫生状况,了解食品原料的查验、贮存、清洗、加工等各个环节情况,检查工作人员、工作场所、设施环境卫生状况,及时反馈检查信息,督促工作人员对存在问题整改到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制度规章,杜绝发生食堂卫生安全事故。
5.把好教育装备关
我校紧紧围绕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规范学校管理,把“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落实到实处,在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为全校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芦墟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