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品格课程——感恩
日期:2022-09-12 09:27:02  浏览量:637

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品格课程——感恩

第一课时:感恩父母 陪我成大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自己父母,从情感上感悟父母的爱心和付出,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 通过对父母的感恩,辐射到对身边的人心存感激,激发感恩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会感恩。

二、教学方法

1.感恩父母为主题,诗句欣赏把父母养育孩子含辛茹苦的过程呈现于学生的面前,通过自我测评活动引出话题,以触动他们的心灵。

      2.通过绘制爱的天平让学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到父母的辛劳,促使他们形成一种感恩的思想

3.通过播放视频《感恩父母》公益宣传片,引导他们把这一种思想以正确、恰当的方式将感恩父母付诸于行动。

三、教学过程

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我们吮着母亲的乳汁露出笑脸;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而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老去。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相信长大的我们一定都心怀感恩。

1、欣赏诗句:朗诵不同年龄段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情景。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补习而作为报答,你常常走神并不去学习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让坐另一排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夏令营费用而你却整月没有一个电话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把门锁上;

.....

母亲不仅要经受怀胎十月的经历和心酸,在你出生后的每一天都会伴随着妈妈的辛劳,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感受到父母的付出了吗?谈一谈自己现在的心情。

2自我测评你的爱有几分每小题1分,共10

题目

答案

爸爸妈妈给分

1.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2.爸爸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3.妈妈的身高是多少?

 

 

4.爸爸的体重是多少?

 

 

5.妈妈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6.爸爸的穿的鞋是几码?

 

 

7.妈妈喜欢吃什么水果?

 

 

8.爸爸喜欢吃什么菜?

 

 

9.妈妈的爱好是什么?

 

 

10.爸爸的爱好是什么?

 

 

                                     

3、观看视频:《感恩父母》公益宣传片

在宣传片中再次感受父母浓浓的爱意。

4、贴画爱的天平:把父母为你做的事和你为父母做的事列举出来,作为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

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如果是,请你加重砝码哦,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并分享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

5、记录爱的事例:请小朋友们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情,并用照片或视频记录这些美好的小时光。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值得我们去感恩。其中,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感恩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感谢父母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声温馨的问候,一次真诚的交流,一份满意的答卷;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做一个优秀的学生,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第二课时:感恩师长 领我成长

一、教学目的

1、 让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师、尊重教师,让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感恩老师

2、通过学生回顾交流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老师谆谆教导中的付出和辛劳,感悟这些纯洁情感的无私和伟大

3、学生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学会关心老师,激发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他人的情感,深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二、教学方法

1、在故事中体会到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老师作为我们的领路人,我们对老师要心怀感恩。

2、回顾与老师相处的点滴,结合自己的调查发现,体会到老师的辛劳和老师对自己的付出,能从心里真实的感谢老师并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岁月匆匆流逝,是亲爱的老师们,日复一日坚守初心,用平凡的守护,成就了一个个年轻稚嫩的梦想。

老师!是您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老师!是您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老师!是您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老师!是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意!

1、故事导入:“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厚。”

这个典故被后人称为什么?

在故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2、事件回顾:列举班上的“小事”(插)(如上课睡觉、发呆、看课外书、抄作业、乱丢垃圾等),看见这些“小事”,老师会怎样?

同学是怎样应对老师(表面敷衍、憎恨、埋怨、丑化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矛盾)

讨论:(1)这些“小事”对吗?

(2)这些是“小事”吗?

(3)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3、调查了解:老师的一天

请同学们去采访自己的老师,看看老师每天的课务和工作量,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时间

事件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                                                                                                                                  

4、我言我师:相信你有许多和老师之间的难忘故事,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声鼓励、一个举动,或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描述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以及他\她对你产生的影响

5、感恩行动:想一想老师最希望看到得是什么呢?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响亮的回答,一个专注的眼神,一页优秀的作业,一张简单的贺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吧!

 

第三课时:感恩祖国 助我成才

一、教学目的

 1.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2.引导学生在倾听、交流、感悟的过程中,体会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幸福感。

3.让学生学会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学会感恩对我们有帮助的人

4.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感恩之心,激发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二、教学方法

1、结合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实践活动,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2、运用情感熏陶法鼓励学生心怀感恩,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三、教学过程

1、知祖国知识

我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960万平方公里)

在辽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居住着多少个名族?( 56个名族)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10月1日)

我们祖国的首都是哪里?(北京)

.....

2、感祖国巨变

观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图片、影视资料,请同学们畅谈一下观后的感想。

3、赞祖国美好

国家为我们修建了美丽的校园,为我们营造了幸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且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免去了学杂费,同学们可以算一算,例如一位学生的每学期的学杂费是250元,我们学校有1000名学生,请你算一算国家在我们学校的学生身上要花费多少钱?

4、怀感恩之心

除了给祖国送上我们美好的祝福,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赞美祖国,可以说一说祖国的美好,可以画一画祖国的美好,可以写一写祖国的美好,也可以唱一唱感谢祖国的歌曲。

5、做感恩之行

祖国的繁荣昌盛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祖国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那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你写一写。